姐姐
愛跟恐懼有時候是這麼微妙的相伴,
越愛一個人越怕失去她。
姐姐因為幼年誤傷妹妹,使其一度瀕危。
再也不願意接近妹妹。
亦如許多人在感情受傷之後也恐懼再次失去而拒絕愛。
但就如聖經所說的【愛裡沒有懼怕】。
姊姊只想到對妹妹的保護和愛,卻忽略妹妹對她也是同樣甚至更深的愛;
最後姐姐了解到這一點,一切的冰就化解了。
就好像有人曾經感情裡受傷害而不願意相信愛,但最後如果對方可以開啟其封閉的心,
讓他感受到自己被一樣的愛著,心就不會在躲再受傷的陰影後面。
妹妹
從小到大在愛裡長大的調皮鬼,
基本上是讓人又愛又頭痛的角色。
沒有"不被愛"的經驗,再加上不了解姐姐愛的表現的方式(隔離保護),反而讓她"不懂愛"。
然而與其說她不懂愛,不如說她不懂辨識別人不愛她,就像一直以來所有人都對她誠實的人,無法辨識欺騙。
妹妹的感情模式比較直接明白,
妹妹一開始迅速墜入愛裡,是因為寂寞,所以她"需要"戀愛的感覺。
當所有人都畏懼姐姐的魔法時(包括姊姊本身),只有她不害怕,不是因為笨,而是姐姐的魔法有她童年的快樂和愛。
然而當真相大白時,
她竭盡所能挽回姐姐,
即使一直被拒絕也不放棄,
直至最後甚至決定捨棄自己的活命的機會,
也要救姐姐。
焦點從"自己的需要",變成"別人的需要",
這就是愛完整的過程,
如果只是單方面 要求被愛或犧牲自我去愛。
那麼,不管多少的愛,都是填補不滿的缺乏。
至於,兩位男主角的狀況又是如何?
兩人個性,與女主角的相處模式等等,
整個南轅北轍,完全不相同。
當然,愛情的發生有很多因素,
不論是內心的感動,
或是為對方的或努力或犧牲,
在在都影響感情的發生緣故,並且因人而異,
所以我並不想針對"愛要有哪些因素"去探討.
我想說的是(愛的態度),
愛的態度,其實古板傳統地說,
就是這個人的品德。
先前提到的愛的因素都是外界容易改變。
唯獨一個人對愛的態度,是出於這個人的本質。
這兩個男主角最大的好壞差別就是品行道德而已,
王子可以為了權勢就行欺騙甚至謀殺,
而男主角卻是從頭真情真意的人。
當感情轟轟烈烈之後,也有柴米油鹽煩惱,生活煩惱過後,也會有歲月痕跡,
當考驗來臨時,人格才是決定他如何面對處理的關鍵,
否則男人再愛一個人,個性不成熟不負責任,困難來了他還是會選擇逃避;
即便他可能是很愧疚又淚流滿面的逃避。
那愛的態度是甚麼呢? 我真不想置入性行銷,但我想
"愛的真諦". 這歌詞已經說了很清楚了。
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
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
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
不計算人家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
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
凡事忍耐 凡事要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